制定营销总体规划
当你拥有了一个品牌、一个看起来不错的店铺、可靠的供应商,并且已经准备好广告素材,那么下一步就是制定营销总体规划。
任何与你品牌相关的行为——广告、图片、文案、宣传风格,都应该体现品牌的整体使命和愿景。例如高端、简约、环保等定位,都需要贯穿其中。
常见的两种启动方式:
-
Facebook 广告
-
网红营销
如果预算低于600-1000美元,建议先从网红营销入手;如果预算超过1000美元,则应从 Facebook 广告开始,同时配合网红推广。两者可以相互切换,根据效果来调整。
营销中的核心“提案”
要决定如何让消费者购买,你必须清楚广告的主打方向。主要有四类:
-
价格驱动
“限时优惠 50% 折扣!”——单独使用效果有限。 -
稀缺驱动
“库存即将售罄!”——偶尔有效,但不能长期依赖。 -
解决问题驱动
“厌烦体毛困扰?我们的激光脱毛仪能在10秒内轻松解决!”——这是最有效的方式。单独使用就很强大,与其他驱动结合效果更佳。 -
新奇驱动
“全新产品!商店无法购买!”——强调独特性,吸引尝鲜用户。
Facebook 广告的价值
在所有营销技能中,Facebook 广告无疑是21世纪最宝贵的能力之一。它能帮你把品牌推广到全球,让你在任何国家都能获得客户。
经过多年实践与大量投入,很多成功的创业者得出结论:掌握 Facebook 广告的核心,就等于掌握了一台能“印钞”的机器。广告的本质是付费流量,而如何精准、低成本、可持续地获取流量,是每一个电商品牌的生命线。
客户画像与冷兴趣定位
Facebook 广告要想精准,第一步是定义客户画像。
问自己:
-
目标客户是谁?年龄、性别、收入水平?
-
他们的兴趣爱好是什么?
-
他们最可能回应怎样的品牌调性?
例如:高收入群体、活跃购物人群、对 Audi、Apple 感兴趣的人等。
写下答案,然后利用 Facebook 受众洞察(Audience Insights) 工具,搜索相关兴趣,查看他们的页面点赞。这能帮助你找到最适合投放的冷兴趣受众。
目标:挑选 5-10 个冷兴趣进行广告测试,每天预算10-20美元。并根据结果优化,逐渐建立相似受众(Lookalike Audience)。
Facebook 广告核心术语
在投放广告之前,你需要了解一些常见指标:
-
PUR:购买(Purchase)
-
IC:发起结账(Initiate Checkout)
-
ATC:加入购物车(Add To Cart)
-
VC:浏览内容(View Content)
-
API:填写支付信息(Add Payment Info)
-
CPP:单次购买成本(Cost Per Purchase)
-
ROAS:广告支出回报率(Return On Ad Spend)
-
CPM:千次展示费用(Cost Per Mille)
-
Impression:展示(看到广告)
-
Reach:覆盖(比展示更深度的触达)
-
View:有效观看(超过5秒或10秒)
这些术语会反映广告的运行情况,帮助你判断广告是否值得继续。
设置广告管理工具
进入 Facebook 广告管理器,建立广告账户,并建议多开几个备用账户,以防主账户被封禁。
设置广告列时,保留核心数据:
-
广告系列名称
-
预算
-
覆盖人数
-
CPM
-
浏览内容次数
-
加入购物车次数
-
发起结账次数
-
购买次数
-
每次结果成本
-
花费金额
-
ROAS(广告回报率)
然后保存为预设,并设为默认,这样以后查看广告效果会一目了然。
从 0 到日入 1 万美元的广告蓝图
实现日入1万美元的广告目标,可以分为以下步骤:
-
发布广告:先将广告素材发布在 Facebook 页面,以视频形式呈现。
-
获取社交证明:通过 PPE(互动)和 VV(视频观看)广告活动获取点赞、评论和分享。社交证明越多,Facebook会奖励更低的 CPM。
-
测试受众:建立3个广告组,每天预算10-20美元,每个广告组测试不同的广告。
-
逐步放大:关闭效果差的广告组,把预算集中到表现好的广告上,逐渐放大规模。
-
拓展市场:先从“四大英语国家”(美国、加拿大、英国、澳大利亚)开始,再扩展到其他 ePacket 国家。
通过这种方式,你可以快速收集数据,优化广告,并最终把品牌扩展到全球。
从营销总体规划,到广告提案,再到 Facebook 广告的执行与放大,每一步都紧密相连:
-
先明确品牌定位与营销方向;
-
再结合预算选择广告渠道(Facebook 或网红);
-
精准刻画客户画像,找到冷兴趣;
-
理解广告术语与指标,实时追踪效果;
-
最后通过科学测试与放大,实现销售额的持续增长。
掌握这些方法,你就能把一个小型电商品牌,逐渐打造为全球性的知名品牌。